期刊的艺术设计语言主要包含三个部分,即:文字书体字型的选择和版面色彩的经营,以及插图表现的形式。并由此组成版式、封面、封底、书脊等各个方面相互匹配、彼此呼应的整体效果。作为一名设计者,要设计出独具创意、与众不同的的期刊,必须在以下艺术设计语言上动脑筋、下功夫:
一文字。文字字型的设计包含了间架的结构、字体的选择。文字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形式,无论汉字还是英文,都有俊秀、浑厚、奔放、飘逸等各种风格,能让读者品读体会。
二色彩。色彩是期刊的“神”,其运用水平直接关系到期刊设计的成败,所以色彩必须符合期刊的特性,即所谓的“随类赋彩”。期刊设计一般的色彩处理主要应从色相、明度、纯度这三大属性来考虑。
三插图。插图不仅是期刊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且往往是一本期刊的亮点所在和出彩之处。
1.初始印刷阶段的样张检查
(1)样张墨色的检查。检查样张时应从纸张的叼口开始,向两旁并朝拖梢方向全面观察,扫视整个画面有无质量问题,墨色是否符合标准样张。如果整个画面或局部区域墨色不符合标准样张,应及时予以调整,调整手段不能只限于调节墨量,同时也应考虑水量大小。
(2)样张规格尺寸的检查。在检查样张墨色后,应迅速检查样张上的丁字线是否符合要求,尤其是正反面都印图文的样张,应同时检查正反面丁字线、叼口大小是否一致。
(3)点的检查。在初始印刷阶段,应借助放大镜对比印刷样张和标准样张之间的点线差别,观察印迹点线是否空虚,是否有明显增大以及纵横向的变形、重影等质量问题。如果发现类似质量问题,应及时分析原因,并予以调整和排除。
(4)其他质量问题的检查。除了需要对样张墨色、规格和点进行检查外,对经常出现的各种质量弊病的检查,也是初始印刷阶段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。
2.正常印刷阶段的样张检查
(1)当水墨平衡逐渐稳定后,抽样频率一般应为3次/500张。由于印刷过程中各种理化 天津画册印刷多少起订 因素复杂多变,所以对样张的检查重点仍是墨色和规矩。检查墨色时,可以将样张两边与中间部位进行比较,或者将样张前后进行对比,并与前几次抽取的样张进行比较;如果有变化,可对供墨量进行微量调整。检查规矩时,应抽取2~3张样张,将其叼口撞齐后摊开,观察丁字规矩线是否一致,前规、侧规的定位是否准确;如果发现不准,应及时查明原因,并予以排除。
(2)经过一段时间连续印刷后,纸张的纸粉、纸毛及油墨中的细小墨皮等***易粘附在印版或橡皮布上,造成样张上的线条或印迹发粗发毛,层次逐渐不清,轮廓模糊。当发现样张上出现这种情况时,应停机擦去印版或橡皮布上粘附的异物。而且为了防止停机引起墨色的深浅变化,一般要过8~10张过版纸后再继续印刷。如果因粘附的异物较多而影响印刷质量时,则应清洗印版和橡皮布,同时应观察印版发亮处的细小点线是否出现磨损,是否需要换版。
(3)此外,还应注意和检查样张背面是否有粘脏现象。一般来说,样张不宜堆积得过高,否则会造成背面粘脏。
注意重影故障
所谓重影就是用一块印版印出的图像错移,在印张上能够看到双重、三重的图影。重影的原因有多种,比如纸张、叼牙、滚筒、橡皮布、印速、油墨黏度等各种因素非常复杂。可以采用下述方法来检查原因并处理。
①印刷两次,观察套印精度,对侧规拉纸力,进纸、压纸轮、压纸机件进行检查调节。
②检查橡皮布的张力,新的橡皮布容易松弛,注意分次收紧,但也不可过于绷紧。
③检查滚筒包衬和印刷压力。
④查看纸张适性。纸张适性不良,特别是在叼口部位起波浪的纸张,容易发生重影,故要进行检查。
⑤降低油墨的黏度。油墨黏度高,纸张不能顺利剥离橡皮布,使纸张的拖梢部分不稳定,从而产生重影。可以适当降低油墨的黏度。
⑥叼牙的调节。叼牙的调节不良和保养不当,是造成重影的一大原因。因此应定期做好叼牙的调节和维护检查,使之经常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。